7 月 23 日,国新办召开高质量完成 “十四五” 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,针对当下火热的智能驾驶技术,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局长王强作出重要回应。

当前,中国智能驾驶技术发展迅猛,部分车企宣称下一代智驾系统将实现 “彻底解放双手”。但王强强调,目前市场上所有搭载 “智驾” 系统的汽车,都不具备 “自动驾驶” 能力,仍处于辅助驾驶阶段。这意味着,辅助驾驶车辆必须由人操控,驾驶人是最终的责任承担者。
要是驾驶人在行车时 “脱手脱眼”,像双手离开方向盘、低头看手机、甚至睡觉打盹,不仅存在极大交通安全隐患,一旦发生事故,还可能面临民事赔偿、行政处罚和刑事追责的三重法律风险。
为规范智能驾驶管理,公安部将联合多部门行动。在车企管理方面,积极配合工信部等部门,督促车企落实主体责任。要求车企做好组合驾驶辅助的测试验证,明确系统功能边界与安全响应措施,严格遵守《广告法》,杜绝夸大和虚假宣传;同时,车企要履行告知义务,加强新用户培训,让用户熟悉辅助驾驶功能的使用方法和禁止事项,承担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责任。
在法律配套上,公安部将联合相关部门细化《道路交通安全法》及配套法规,明确 0 到 2 级辅助驾驶 “人机共驾” 的法律属性,推动企业提升系统技术可靠性,制定安全技术标准,还将探索把自动驾驶分级标准、辅助驾驶操作规范纳入驾驶人的教育培训和考试中。
此外,公安部会加强宣传,让驾驶人明白自己是行车安全第一责任人,清楚现阶段辅助驾驶不等于自动驾驶,购车和使用时要全面了解辅助驾驶系统的功能、启动和关闭方法,以及技术边界。
凯叔点评:这次公安部的表态,给火热的智能驾驶领域泼了一盆 “清醒水”,也为咱们驾培行业指明了新方向。辅助驾驶操作规范纳入驾考,看似增加了学员的学习内容,实则是让未来的驾驶人从一开始就建立正确的认知 —— 无论技术多先进,人始终是驾驶的核心。这不仅能从源头降低交通安全风险,也倒逼咱们驾校在教学内容上与时俱进,让学员既能掌握传统驾驶技能,又能适应智能驾驶时代的新要求,真正做到安全驾驶、规范驾驶。对学员来说,提前学习辅助驾驶操作规范,也是为未来开车上了一道 “双保险”。
本站部分文章和图片来自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告知,我们将配合删除,反馈邮箱:34200611@qq.com。欢迎转载,请注明出处!